内容摘要: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5月70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2.4%,涨幅比4月缩小0.4个百分点;环比上涨0.2%,涨幅比4月缩小1.2个百分点,系14个月来首次缩小。众所周知,房价如“假摔”,“烟幕弹”将扰乱决策者的判断,影响其他调控政策的实施和出台,危害太多,应引起注意并杜绝。
本报评论员 刘书蜀
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5月70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2.4%,涨幅比4月缩小0.4个百分点;环比上涨0.2%,涨幅比4月缩小1.2个百分点,系14个月来首次缩小。
虽然新房价格仍高于上月,但涨幅回落,且各地二手房交易陷入低谷,所以舆论普遍乐观地认为,房价松动幅度将进一步加大。
实际上,自新“国十条”及一系列配套政策相继出台后,房价经历了4月同比上涨12.8%这一新高和5月回落至12.4%的“过山车”过程,显示了调控虽有难度,但力度不容小觑,新政已初显成效。
对于此轮调控,高层曾要求的是“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”。但从5月的数据看,还远未达到该目标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高层还会持续发力,将房价控制在合理的区间。
不过也要看到,5月房价同比涨幅回落和环比涨幅下降的背后,还有两个现象需要关注。
其一,一线城市房价被遏制,二三线城市却普涨。北京5月房价实现了连续15个月来首次下降。但涨幅相对理性的二三线城市,房价却大幅上升。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,5月房价同比上涨前七名均为二三线城市,其中海口涨了52.8%、三亚涨了50.8%,原来很少受到关注的西部城市银川、西安涨幅也高于全国水平,银川甚至悄然迎来“万元时代”。二三线城市颇有补演此前北京、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价飙涨之势。
笔者早前在评论中曾提出调控楼市要注意“农村包围城市”倾向,防止二三线城市房价猛涨倒逼一线城市房价再涨,从5月数据看,这一苗头确实值得注意。
二三线城市房价猛涨,与开发商、炒房者从一线城市退出,逐渐向二三线城市转移有关,但也未必与一些地方调控无力无关。新“国十条”出台后,北京出台了更凌厉的调控细则,青岛、深圳、广州、重庆等城市也陆续出台了细则,但更多的城市尚未出台细则,这无疑会加重市场的观望氛围。
所以,调控要深入,还需真正调动起这些没有行动的地方。此前有报道说,住建部正在全国摸底调控效果,不仅看地方出台了怎样的政策落实新“国十条”,更要看地方政府有没有动真格去整顿楼市,且对查处楼市违法违规不力的地方政府要层层问责。但愿这一点能落到实处,能逼着更多的地方与中央保持一致,使调控达到目的。
其二,背后有没有房价“假摔”之嫌?
在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的同一天,《南方周末》报道说,经实地调查那些“降价最狠”的楼盘发现,均价下跌的秘密在于成交的大都是远郊和中低端楼盘,这与一些地方政府的预售证调控有关。这一现象遍布全国多地,近期还出现了媒体讨论房价是否“假摔”的热潮。
众所周知,房价如“假摔”,“烟幕弹”将扰乱决策者的判断,影响其他调控政策的实施和出台,危害太多,应引起注意并杜绝。
此外,虽然5月的数据显示开发商投资总体处于高位,一些开发商暂时不差钱,还可“抵抗”一阵。但另有资料显示,多数企业未必能承受多月不卖房的压力。所以,随着调控力度逐渐展开,当前这种楼市僵局还会进一步被打破,6月份的数据可能会让人更惊喜。
去年,房价以5月为界出现了明显的冰火两重天局面,即5月前整体不振,此后强势上扬。随着新政持续发力,今年完全可能反过来,以5月为界出现另一番冰火两重天局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