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正关心国家房市也有6年了,每次看见国家调控之后,势必随之而来的就是一次次的暴涨,分析其原因,其实很简单,无非是调控手段的出发点有点问题,因为核心还是“稳定房价”“控制房价快速增长”。可以理解,毕竟这几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,很多都来源于房地产业的贡献,实际上近20%的GDP都是房产贡献的,谁愿意动了自己的奶酪。
房价难降的主要原因,不是开发商与百姓之间的博弈,更多的还是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博弈。说道底,开发商无非是颗棋子,能量究竟有多大,看下政府一纸通文可以死一大片力量就可以知道。关键是上面的决心和地方的执行力的问题。换句话说,从来就不怀疑宝哥哥的决心和态度,他老人家也是真心想把这个问题解决,但是毕竟涉及到太多地方利益,一旦政策落实到地方,谁都不愿意看到自己任内“房价大跌、经济衰退”,地方也有地方的难处。
看了下近今年的调控政策,其实发现真正的目的还不是想降房价,因为实行的都是“加法式”的调控政策,什么是“加法式”呢?很简单,就是增加购房的成本,增加开发的成本,来控制部分投资性需求。仔细想下,加息、加按揭首付、加营业税、加土地拍卖首付、打算开转物业税,看来看去都是做加法的调控,那实际效果是什么呢?有钱人、有钱开发商这点政策没影响,没钱人这点政策增加很多置业成本,越来越造成2极分化。看下无论怎么调控最终都是增加了国库的钞票,缩减了百姓的钱囊。而且国内很多时候实行都是一刀切政策,往往误伤很多无辜。
其实要降房价很简单,但是谁敢?分析现在房价高涨的主要原因,还是由于目前的土地拍卖机制造成的。虽然上头一再否认地价不是房价高涨的主要原因,但就事实而言,每个地产人都知道,什么是推高房价的主要原因。举3个例子,就是告诉大家房价是怎么抬高的。
1、假设一个地方现在房价6000元,但是由于地方政府土地收紧政策等原因,很久没有地块出让了,企业为了生存,一有地块拍出,势必全力拿地,这个时候将地块楼面价抬到4500去了,但是这个楼面价格无法支撑现在的市场行情,那怎么办了,只有囤地,这个时候周边项目看见你的地价那么高,在一年内将房价由原来的6000抬到了9000了,这个时候一年多了,周边的房价普遍都已经提升到了9000左右的档次,且地块周边的配套也成熟了很多,这个时候开始开发,等到开盘,差不多一年半左右过去了,这个时候这个项目的开盘价格定在了9800的样子。
这个时候大家别以为是个结束,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恶性循环的开始。
2、由于现在这个区域的售价基本是在10000元左右了,这个时候又有其他开发商,来看地。觉得这个价格市场可以接受,行,我们也来拍地,结果地块楼面价排到了8000多了,但是8000多的楼面价市场要接受,就算放2年也风险较大,怎么办?这个时候就不能和周边楼盘比价格,要比品质了,也就是说面粉没办法做面包,只能做蛋糕了。品质主要体现在附加值上面,什么顶级酒店物管、超级豪华会所、私陪双语幼儿园、奢华级装修,成品树绿化。一些东西加上来,开盘了,价格直接上到18000了,因为这个时候比价格,和周边项目已经没有优势,只有比品质。这个时候旁边楼盘看了,好啊,你做精装修18000,我不装修,那就16000。房价就那么被硬生生的拉到了16000.
3、本以为这个区域价格就16000差不多了,但是没想到,更恐怖的事情还在后面。刚才第二条里说道的卖16000的开发商,看见了现在利润空间很大,又去拍卖土地,不过这个时候,周边地块已经被拍卖到了13000了,但是还是被这个开发商拿下了?为什么他敢以这个高价去拿这块天价地?很简单,我这个地旁边有项目,我可以将2块地的成本均摊下,实际上一平摊后,我这个地的楼面价实际只有到了8000多了,这个时候,这块地旁边这个开发商的项目,又从现在的16000,直接抬价到20000,可怜了周边没地的开发商,也可怜了周边的百姓,地王就那么一次次的诞生了。等到我这块13000楼面价格地块以25000的价格面市后,我周边白胚的20000的价格也到22000了,这类战略拿地的做法往往被一些大型企业所惯用。
所以说目前中国房价高涨的主要源头,依然来源于中国的“土地经济”,先不说政府征收的62项税费的压力,和土地价格相比,那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。所以说,要控制房价,首先要从“招拍挂”的制度下手,说以前的土地划拨政策会导致腐败滋生,但是就目前的现状看,那如果一点点的腐败成本,可以降低那么多房价的话,宁可看见这样的腐败多一点,至少百姓还是可以买的起房,至少房价也不会出现现在的天价局面。但是,事实上,土地拍卖制度改革的想法是不现实的,虽然现在打算开始2次房改,但若不改变“土地经济”的怪圈,不解决地方对自身利益的保护的话,房价想降,难,很难。因此很相信2会中说的那句“20年房价上涨压力依然较大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