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地方到全国,房子问题无疑是“两会”上最受关注的第一大话题。说房子已成为亿万国人的头等大事,恐怕没有人会反对。那么,房地产问题的根源在哪里?又如何破解?记者专访了长期关注此问题、并以敢言著称的国务院参事任玉岭。
记者:在你看来,中国房地产的问题出在哪里?
任玉岭:我认为房地产问题应该从解决腐败入手,这是一个要害。就像足球一样,中国的足球为什么上不去?从10年前的世界41名变到了现在的97名,原因在哪?花钱少吗?人员少吗?为什么老在往后退?最后知道了,是因为腐败。
今年1月10日,国务院出台了促进房地产平稳发展的通知,内容切中要害。但这次通知能否很好发挥作用,关键在于政策的执行力能否确保。过去几年为抑制房价飙升,出台了不少通知和文件,但每出台一次文件都迎来一次房价增长。这和当年药品的情况类似,国家降一次药价,药价就迎来一次增长。
我们今天的房地产业,说穿了,就跟足球和当年的药价一样。房地产腐败一天不除,中央关于房地产政策的推动就难以实现。
亲眼目睹房产暴利
倒卖土地净赚千万
记者:据你观察,房地产腐败问题到了怎样一个程度?
任玉岭:应该说相当严重,甚至是积重难返。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克杰、云南原省长李嘉廷、山东省委原副书记杜世成、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军,统统倒在房地产问题上。我18年来亲眼目睹一些情况,也同样反映出这个领域的腐败大得不得了。一般情况下,凡是高利润领域都是最易出现腐败的地方。房地产正是如此。
20年前我在广西北海当副市长时,就已经感受到房地产领域因为有暴利,必然出现高腐败。当年北海一个管土地的科长出了问题,然后就换了一个工作比较有经验的共产党员来接替,结果他上台不到半年,床底下就被搜出300多万元现金。他临上“断头台”时,这300多万元还没动过,有的上面夹着名片,他甚至都没有打开过捆。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。为什么干6个月就有这么多人给他送这么多钱?就是因为这个领域的利润太高了。
举一个我知道的老板的例子。他当时拿了一张图,说要建一个什么中心,就在北海拿到了20亩地,每亩地划拨价10万元,20亩地是200万元。可是外面的市场价是80万元一亩,他倒出去的时候就变成了1600万元。他付出200万元的成本之后还剩1400万元。从这个老板手中买地的人少带了300万元,给他写了个欠条。也就是说,这个老板手里有1100万元,除去打点各个方面以后,还有1000万元,很快他就成了千万富翁。
我认识的朋友中,有两个在1997年下海做房地产。一个人借了30万元起家,一个人借了500万元起家。后者在9年后的2006年已经进入中国财富100强的前几名;而前者,在2005年的一个公开场合,讲他的净资产已经达到25个亿。
所以有些人说房地产没有暴利,那是不顾事实。
美国卖房利润15%
回国卖房赚到150%
记者:围绕房地产,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。
任玉岭:的确这样。我有一次在清华大学讲课,有学生跟我说,前一天有个官员来给他们讲,说房地产利润最多是7%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?我怀疑是有人被收买了。
我还知道,一个房地产开发企业负责售房的人告诉我,某经济适用房小区有一栋位置最好面临花园的大楼,总面积不少于20000平方米,整栋送给了某个主管单位,因此,院内百姓都称这座楼为“腐败楼”。8年多过去了,这栋楼还有很多户没入住。
房地产实际利润如何呢?我2007年春节在北京贵宾楼一个宴会上专门调查了两个房地产老板。我问一个国有成分占主要比例的企业老板,你们的利润有没有100%?他当时说何止100%!
我又问另外一个从美国回来的房地产老板,他说他在美国的利润是15%上下,回到国内就达到150%。
应该把房地产的问题,房地产内部的商业贿赂,作为纪检部门的查处重点。这将是解决广大百姓住房困难问题的关键之关键。
核定房屋建筑成本
确定开发合理利润
记者:但是,在现实中怎么才能实现你所说的几个突破?
任玉岭:最重要的,土地要与保障性住房紧密配套。要解决好保障性住房,就一定要解决好土地的廉价供应问题。第二个,住房建设管理应该公开透明。
我认为,要建房就应该请老百姓、请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来核定建筑成本,然后按照这个成本和应该给开发商的合理利润进行招标。现在老百姓心里没有数,开发商怎么说怎么是,少数管理部门也和他们一个鼻孔出气,也讲建筑成本如何之高,却不愿意去核定这个成本。
韩国做法值得学习
每户最多两套住房
记者: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,你有何建议?
任玉岭:第一要从中国实际出发。应该学习韩国做法,原则上一户一套,最多两套。异地购房不能超过一套。因为中国土地比较紧缺,人们不能无限制拥有住房。另外,我认为在人烟稠密地方建别墅不应批准。
第二,为了实现一户不超过两套住房,还要对住房有一个统一的、按身份证号码进行管理的机制。
第三,对外国人或是华侨在国内购房要有价格限制。要通过价格和物业税进行调控。我在澳大利亚、新西兰做调查时,给我当导游、司机的人前后有10个,其中8个都在中国购房,最多的买了4套,而且主要在北京、上海、厦门、广州。他们都是在国外拿绿卡的华人。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注意。
第四,对土地管理,对70%的保障性住房用地,价格应该低于商品房十倍甚至二十倍。这是使保障性住房面向刚性需求的根本保障。
综合《瞭望东方周刊》、《新民晚报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