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政协委员、摩根大通亚洲区投资银行副主席方方昨天向媒体表示,中国房地产市场不会出现崩盘的局面,现在是推出国际板非常合适的时机,上交所若设立国际板不会与香港形成竞争。
作为全球著名的外资金融机构高管,方方的观点一向引人注意。方方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很有信心的,“我们觉得中国房地产不会出现那种大崩盘的局面,因为中国城镇化过程仍然是刚刚开始,中国仍然有大量的非城镇居民要在未来的20年、30年进入城市,现在很多原本在农村的年轻人已开始进城,他们结婚买了房,但随后,有了孩子及他们双方的父母会来城市养老,都需要住房子。因此,房产刚性需求仍然很大”。
方方表示,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国际板势在必行,这不仅对中国市场本身有利,对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也非常重要。同时,方方认为,上交所设立国际板不会和香港形成竞争,相反沪港之间可以互补。
“上海设立国际板非常必要,这是国家大的决策,技术细节能够解决,就看中央政府什么时候来做这个事情。”方方称,这不光对中国市场有好处,对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也非常重要。
方方认为,未来上交所设立的国际板和香港市场之间“完全不是一个竞争的关系”。“如果你一定要把上海定义为香港的竞争对手并不妥当,实际上东京可以算和香港有竞争,上海和香港在资本市场发展中是可以互补的。”方方说,因为即使上海设立国际板,仍然是以一个中国为主导的资本市场,“比如,东京交易所是世界第二大的交易所,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愿意到那里上市都是可以的”。以前的微软都在东京上市挂牌了,但是没有人说它和美国市场是一个竞争,因为它毕竟还是以日本经济为主导的资本市场。
新闻链接:
赵晓:房地产市场崩盘将是中国经济的悲剧
经济学家、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对楼市的未来显得尤其悲观。
赵晓认为,当市场由去年的信贷真空导致的观望,演变为信心真空带来的观望后,一致看空的预期进一步形成,他甚至担心即使现在政府将政策回调或许也已经有一点晚了。
赵晓认为,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供需格局没有本质的变化,制度环境没有本质的变化,包括资金面没有本质的变化。今年一季度银行存款从16万亿元增长到19万亿元,其中40%是活期存款,而去年全国房地产的销售面积是2.7万平方米,今年一季度增加的3万亿存款就可以将去年的房屋面积都买完,因此不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。但问题是,大家已经没有信心进入楼市。“我们并不缺钱,缺的是信心。”
赵晓建议,在观望严重的局面下,开发商应该以更好的产品来赢得消费者。去年当资产价格上涨的时候,开发商用恐慌来推销房屋,不立即购买房屋就会持续上涨,那是非理性的。现在是下跌通道,还是尽量不要用降价的办法,因为降价会让人们更加买涨不买跌。
赵晓提醒说,千万不要让房地产市场崩盘,“如果房地产市场崩盘将是中国经济的悲剧”。政府部门应对开发商的资金状况引起关注,不要过分紧缩开发商的流动性。若资金链真的绷断,开发商就会贱价卖房,一旦贱价出售就会加速进入降价通道,大家更不买,那时候市场就完全崩溃了。
赵晓认为,现在的调控应该有一个大的转变,有关部门首先应该清楚表明,要防止房价下跌的态度,稳定住市场的信心,让楼市稳定下来,有两到三年的盘整,通过盘整来把泡沫挤掉。如果楼市暴跌,人们追涨杀跌会造成破坏性的后果。
“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包含了至少四个,经济增长、物价稳定、充分就业、国际收支平衡。不应把通货膨胀放在唯一第一的位置。现在的紧缩政策该住手就应该住手,但是即使现在要放开,我都怀疑是否已经晚了。因为看空的预期一旦形成,要想调回来已经很晚了,政府的政策一定要走在市场前面。”赵晓强调。(21世纪经济报道)
海南政协主席:海南房价不可能崩盘
对于普通商业住宅和民用住宅的价格, 全国人大代表、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承认“这两个月以来涨的速度确实太快”。他透露,该省正在酝酿一系列遏制炒房、调控楼市的其他政策措施,不久将会出台。对于委员担忧十几年前的房地产泡沫破裂崩盘再度出现,全国政协委员、海南省政协主席钟文说,这种情况不可能再出现,如今海南的经济条件、背景、因素等等情况都跟过去已经完全不同。“过去很多房子都是人们贷款购买的,而现在大约五分之四都是现金,只有不到五分之一是贷款购买。过去房子没人购买,有价无市,现在却是供不应求。”他说,在经历了上一次的房地产泡沫后,海南省委省政府已经有很多经验,对泡沫出现前的征兆保持高度警惕。所以综合分析后,他认为,海南再出现泡沫几乎不可能。(京华时报)